食邑是什么意思(宋代食邑、食实封制度研究)
食邑、食实封制度是宋代通过恩荫制度来实现官员的特殊待遇的一种措施,是中国古代官吏的一种特有的特权制度。宋代实行食邑、食实封制度,使官员获得了一种特殊待遇,从而改变了宋代官吏群体结构。在宋代,官员与百姓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就是宋代统治者所采取的“抑配”政策。他们通过建立食邑、食实封制度来使官员得到特殊待遇,从而达到抑制百姓、抑制社会差距扩大的目的。虽然这两种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总体上仍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政治制度。


食邑、食实封制度起源发展
食邑、食实封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爵位制度,它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中国古代爵位制度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个阶段,其中宋代是中国古代爵位制度演变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历史地位也最为突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爵”是一个重要的符号。
它既可以是代表权力的官爵,也可以是代表财富和声望的爵位。“爵位”与“官位”、“金钱”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两大权力要素。从秦汉到隋唐五代,官员封爵制度经历了由轻到重、由滥到精的发展过程,食邑和食实封制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宋代,食邑、食实封制度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它不但有官爵可以封授,而且也有所谓“食实封”——即官员及其家属可以享受封邑和食实封。然而,在宋代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宋代的“食邑”、“食实封”制度却鲜有记载。

在宋代,有关“食”和“食实封”的记载,在官方文献中出现得较为频繁,但却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宋史·选举志》中有一条“食邑”的记载,其中写道: “凡诸馆职之人,任有一年以上,官有三年以上者,赐食实封三百石。其给禄者依前之例。“食”和“食实封”在《宋史·选举志》中都属于“散秩大臣”的范畴,这说明官方对“食”与“食实封”制度并不是很重视。
根据《宋史·选举志》的记载,“散秩大臣”的官职一般为三品官或五品官。这说明宋代的散秩大臣主要是给俸禄的官员。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在宋代官方文献中虽然有关于食邑、食实封制度的记载,但这并不意味着宋代官方对这两项制度进行了有效规制。

两宋官吏群体结构的变化
食邑、食实封制度在两宋时期被广泛运用,从时间上看,它比恩荫制度的使用要早,从范围上看,它比恩荫制度的使用范围要广。从官吏群体结构的变化来看,宋代官员有了一个新的来源。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官员数量最多的时期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共有官员八万八千五百人。
而到南宋初年,官员数量就有所减少了,共有官员四万七千二百六十人。从官吏群体结构变化来看,宋代官员人数最多的时期是在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到了南宋末年,由于朝廷政治腐败、统治者推行“积弱”政策、以及对外战争的失败等原因,导致官吏人数大量减少。但是到了元朝初年,由于统治者“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以及对元朝统治区内人口损失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原因,导致官吏人数又有所增加。


两宋官员享受食邑的原因
宋代食邑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缓解宋初以来一直存在的官员群体结构失衡问题,从而实现“抑配”。宋代实行食邑制度,是因为统治者发现了官僚体制内部的矛盾:一方面,官僚机构庞大,官僚数量过多,而另一方面,官吏却非常缺乏。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统治者只能将某些人特殊对待,使他们获得特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宋代官员群体内部的各种矛盾都能够得到解决,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僚体制内部的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主要表现在官僚特权与其他官僚特权的矛盾上。而在这种矛盾中,最严重的是官吏内部的矛盾。这就是宋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食邑制度的原因。
如果宋代统治者不实行这一制度,那么他们就不能抑制官僚特权的膨胀和扩大。这是因为如果不实行食邑制度,那么官员与百姓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不平等,这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两宋时期食邑的实施情况
对于宋代的食邑和食实封制度,唐人已有记载,但对其法律地位却缺乏系统的认识。宋代则以律令形式将其制度化,在《宋刑统》和《宋会要》中均有体现。在律令中,“食”与“食实封”虽然都作为可以封授的爵位,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所谓“食”,一般是指官员的俸禄;而“食实封”则主要指官员及其家属所享受的封赐。
至于官员在封爵之后所得到的赏赐,在律令中并未明确规定。《宋刑统》虽然在有关食邑和食实封制度的条文中,对于“食”和“食实封”的内容、授与方式、适用范围以及获得赏赐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均有明确规定,但对其法律地位却并未作进一步阐释。而宋代的律令对“食”和“食实封”的相关规定则更加详细。
宋代实行的食邑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食实封,另一种是食邑加实封制。我们可以将食邑分为食实封和食实封两种。所谓食实封,是指官员在官品达到一定级别后,其子孙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禄俸待遇,但不能授官,其官位也不能得到提升。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授官。因此,宋代食邑制度的实施情况实际上就是官员所享受的待遇是否得到了提高。

在宋代,除了开国皇帝外,一般大臣都拥有食邑待遇。如宋太宗赵光义曾被封为魏王,封地在河阳;宋真宗赵恒曾被封为楚王,封地在楚州;宋英宗赵曙曾被封为荆王,封地在荆州;宋神宗赵顼曾被封为楚王,封地在郢。他们都拥有丰厚的食邑,当然这只是宗室皇子的待遇。

宋代官方对“食”与“食实封”的规制
从唐宋时期开始,对官员封爵的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唐朝政府先后对食邑和食实封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造,使其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宋朝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官员爵位的管理,尤其是在对于食邑和食实封制度的规制上,显得更加完善、严密。
首先,宋初对于官员封爵的标准并没有严格规定,但是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朝廷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凡公侯三品以上,并赐食实封;诸臣二品以上,赐实封;三品以上,赐食实封;五品以上赐实封;六品以上赐食实封;七品以下赐食实封。” 从这一规定来看,官员食邑和食实封的标准就已经非常明确了。

其次,宋朝政府还明确规定了官员食邑的标准:“凡朝官、外官及诸军州军使官以下,其子孙若有官职者,皆食实封。” [18]也就是说官员及其子孙可以通过“食实封”的方式获得封邑和食实封。再次,对于官员食邑和食实封的实现方式也作了具体规定:“凡朝官、外官及诸军州军使官以下者,以子孙有官者为限。

结语
“食邑”和“食实封”制度是两项重要的官员封爵制度,它不但是宋代统治者提高官员等级地位、笼络人心的手段,而且也是宋代统治者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宋代官员来说,他们必须要通过这种封爵制度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这些利益的获得又与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直接相关。
因此,宋代统治者将“食邑”和“食实封”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视为关系到统治集团生死存亡的大事。宋代统治者通过对这两项制度进行规范和规制,一方面确立了以“食”为核心的官员等级体系,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以“食实封”为核心的官员经济利益体系,从而将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宋代统治者通过对“食邑”和“食实封”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效地维系了统治集团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也有效地控制了士大夫阶层。“食邑”和“食实封”制度对明清两朝官员封爵制度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关推荐
-
木槿的叶子为什么发黄(木槿花黄叶焦叶枯枝死棵是啥原因?)
-
楼下的木槿花,经过一昼夜的风雨摧残,好多花都凋零落在地上。邻旁的熊奶奶,一大早拎着一袋肥料去给木槿花施肥,还引来了几个“好为人师”的同龄人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评论。图片01):路边花坛上的木槿花邻旁的熊奶奶说,她管着自家楼房上的花卉,看着这房前花坛上的木槿花没人管理,也没人上肥,木槿花都黄了落了好几遍叶详细>>
-
招财戴什么手链最旺(适合佩戴的招财手串款式)
-
以下是一些适合佩戴的招财手串款式: - 灵隐十八籽手串:这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手串,由18种不同的珠子组成,每颗珠子都有不同的寓意和祝福。它不仅时尚美观,还能带来好运和福气。- 白玉菩提手串:白玉菩提是一种珍贵的植物种子,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洁白如雪。佩戴白玉菩提手串可以增添气质,同时也有招财纳福的寓意详细>>
-
为什么电灯经常会闪(LED灯闪成这样是不是会吓哭?)
-
前两天提到了低价的LED灯的时候就有人提到了频闪问题。其实所有LED灯都有频闪。iN就拍了一下家里的LED灯的视频,大家看一看:这是家里房顶上众多筒灯中的一个,不仅仅频闪严重,而且色彩都不均匀了,如果是迫害妄想症患者,估计看到这样的频闪会吓哭吧?在照片中command+i调出拍摄参数,大家可以看到这详细>>
-
为什么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你再不重视?)
-
闭水试验闭水试验也叫蓄水试验,是为了检测屋面防水施工的效果,确保屋面防水施工后不出现渗漏。按照《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屋面蓄水试验应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应不小于20mm,蓄水高度一般为30~40mm,蓄水时间不得低于24小时,移步楼下,观察楼下楼顶有无漏水现象,无漏水现象视详细>>
-
为什么铝板多用来隔热(一分钟搞清楚幕墙铝板用于外墙保温有哪些功效)
-
幕墙铝板在外墙保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功效:1. 保温隔热:幕墙铝板在外墙保温系统中起到了保温层的作用,能有效隔离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减少热量传导,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性能。这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还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暖和制冷的成本。2. 防火阻燃:幕墙铝板通常采用阻燃等级较高的材料制造,在外墙详细>>
-
花的花语是什么寓意(关于花语你知道多少)
-
花语是什么?花语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例如最具代表意义的玫瑰与许愿花,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形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赏花要懂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含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不能因为想表达详细>>
最新推荐